手机版
宝鸡先锋
搜索

    石头做画布巧手绘生活——记宝鸡渭河石画创作者李建英


    时间:2022-07-18  来源:   点击数:

    现为中国国画院宝鸡分院副院长、宝鸡市石文化协会石画专业委员会主任的李建英,有着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。2019年,从部队退役回来的李建英,喜欢上了户外运动。他走遍了宝鸡的沟沟坎坎,一次在渭河滩无意中发现了几块形态迥异的石头,其形状、纹路,简直就是一幅幅精美的图画。正是这些奇石,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。于是,他开始尝试在这些石头上作画,从此一发而不可收。

    李建英在石头上创作

    情深缘结渭河石

    说起渭河石创意画,李建英对这个新生的艺术创作形式如数家珍,目前,国内从事这种艺术形式的创作者寥寥无几。可以说,李建英的这条创作之路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行。

    渭河滋养着宝鸡人生活的这一方热土,也养育着这一方百姓,这里的石头资源取之不尽。自从李建英的第一件石画作品问世以来,他与这些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一有空闲,他就去渭河滩捡拾可以作画的石头。收集的石头多了,他的创作空间更大,山水、人物、花鸟、猛兽等各种题材都有。不到半年时间,他就创作出了50多件作品。“每一块石头都是有生命的,收藏这些石头,让我萌生了创作灵感。”李建英说,当一件作品完成时,他会沉浸在画笔和石头营造的意境之中无法自拔。

    李建英的渭河石画作品《狼性》《飞龙在天》

    在石头上作画,与在宣纸上作画不同,石头的形状、质感、纹理以及材质的独特性,只能用油画和丙烯颜料渲染,这两种颜料不怕水洗,也不褪色,因此这些石头画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。

    创作之路求高远

    一个人的艺术创作有时会封闭自我,不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会枯竭,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很难再有新的突破。现在,李建英就面临这个瓶颈,作品有了,数量也积累到百幅之多,可是,他却感到“江郎才尽”了。如何让创作路子再宽一些,如何让石画作品再精美一些,如何让创作题材再宽泛一些,这成了他的一块“心病”。

    团结更多的同道中人,吸引身边更多的艺术人才加入渭河石画创作队伍中来,这才是他的突破口。说干就干,李建英利用抖音、微信,组织全国的爱好者建群交流,互相展示作品、探讨创作技巧,这样的交流让他茅塞顿开,收获了不少新的创作感受。

    李建英的渭河石画作品《山里人家》

    作品多了,家里地方紧张,摆放那些收集的石头也成了问题,更别说创作展示了。今年5月,李建英下定决心,在位于闹市的一座写字楼内开设了工作室。如今,他有了更大的地方陈列自己的作品,也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,最主要的是有了一个探讨艺术的场所,并可以和各个门类的艺术工作者一起学习交流,汲取养分丰富自己。

    提升作品影响力

    从去年开始,李建英多次受邀参加展览活动,他创作的一件件妩媚灵动的石画作品,受到人们称赞。

    如今,李建英的石画创作渐入佳境,在这条独特的艺术之路上,他的精神头更足了,对于作品也有了新的追求和想法。

    李建英除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石画创作中,还带动一批爱好者也加入这个群体中。大家相互学习,努力创作出更多更精美的渭河石画,给这些石头赋予新的生命,让更多人通过渭河石画记住宝鸡、走进宝鸡。

    每次从渭河滩捡石头归来,李建英都如获至宝。一块一块仔细冲洗、整理,分门别类摆放整齐,然后搁置一段时间。通过反反复复认真观察,不断揣摩创意画面和构思,直到了然于胸,之后再创作,一件件生动精美的创意石画作品就呈现出来。

    在李建英的心里,每一件创意石画作品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。他说:“一块石头有两次生命,第一次生命是大自然亿万年造就赋予它的,使它有了独一无二的形状、质感、色泽与纹理;第二次生命是石画创意者赋予它的,专注每一方石,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画家的想象力、创造力完美结合,升华了石头的自然美。”


    关闭

    主  办:中共宝鸡市委组织部

    联系地址:宝鸡市代家湾行政中心1号楼

    联系电话:0917-3260651

    电子邮件:bjsycb2008@163.com

    邮编:721000

    旧版回顾(2019年前数据请点击旧版查询)

    推荐使用IE9及更高版本浏览器、

    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280×720浏览

    陕ICP备11007109号-2

    站长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