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,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,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。一分部署、九分落实,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,再好的目标和蓝图,也只是镜中花、水中月。要在大局中找准结合点、切入点、着力点、突破点,创造性地抓好落实,以实干实效展现组织工作新担当新作为。
提高站位抓落实,以系统思维定格局。当前,组织工作点多面广线长,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增多。要认清组织工作的时与势,明晰组工干部的职与责,找准坐标和定位,提高站位格局、系统谋划推动,积极塑造组织好形态、干部好状态、人才好生态,确保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,组织工作就跟进保障到哪里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。要聚焦乡村建设、乡村改革、乡村数治、乡村头雁四项重点工作,推行“党建+大数据+全科网格”社会治理,在创新组织设置、建强骨干队伍、发挥组织优势、汇聚资源力量等方面多维发力。推动形成一贯到底、强劲有力的领导主轴和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,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,以组织工作的系统性变革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。
聚焦问题抓落实,以求解思维开新局。近年来,组织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。但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对标中央要求和群众期盼,还有一些难题亟待破解。例如,个别干部存在心态“佛系”、状态“躺平”现象。要在干部政治素质考察、培养优秀年轻干部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、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研究、破除瓶颈梗阻。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,聚焦干部工作、人才工作、基层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点、难点、热点问题,精选调研课题,拓展调研渠道、丰富调研手段、创新调研方式,认真开展调查研究,争取在集思广益中找准问题的堵点痛点难点,摸清病症根源、探寻方法举措、促进问题优化解决,推动形成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“优解方案”。
创新举措抓落实,以破题思维应变局。惟改革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改革创新者胜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唯有以变应变、以新应新。要树立战略眼光,跳出组织工作看组织工作,准确识变、科学应变,应势而动、顺势而为,以改革创新求突破、以实招硬招促发展。要创新方式方法,勇于打破思维定势、制度障碍、路径依赖,深入实施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工程,提升干部队伍整体匹配度,擦亮新乡先进群体“金字招牌”。要健全机制、精准施策、创优服务,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,推动“人才+产业”同频共振、“政策+服务”同步聚合,加快推进智能制造、新材料、高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。要抓实“五星”支部创建,锻造形成头雁矩阵,通过汇聚资源力量、盘活各种要素,实施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行动计划,努力推动各村级集体收入年均增长10%以上,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。
改进作风抓落实,以实效思维促大局。好作风是战斗力、推动力、凝聚力,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保障,抓落实必须求真务实、脚踏实地、精益求精。要实行清单化管理、项目化推进,每项工作都要定出任务书、画出路线图、列出时间表,具体到科室和个人。要从细处着眼、从细节入手,健全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,把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,防止细节中的魔鬼,确保把每个细节抓到位、做精致。要力戒形式主义,优化过程管理、及时修正偏差、适时进行评估,推动形成环环相扣、高效联动的闭环工作体系,使每项工作都有部署、有落实、有反馈,经得起党和人民的检验。要紧盯群众急难愁盼,实施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行动,完善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长效机制,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优向好,以咬定青山不放松、问题不解决不撒手的抓落实精神,助推社会蓬勃发展。
全面发力抓落实,以亮点思维带全局。组织部门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,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是组织部门职责所系、价值所在。要摒弃本位主义、自由主义,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,对涉及全局的重点工作,要打破分工、科室界限,群策群力、合力推进,凝聚形成破困局、求突破的“大合唱”。要立足工作实际,紧跟整体发展思路,突出本土优势,以出手必须出彩、完成必须完美的高标准要求,深入挖掘亮点经验、精心打造亮点品牌,通过集中打造一批可看可学的参照样板,放大典型引路、示范引领效能。要认真学习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积极推广获嘉县“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”工作法,在强基固本中织密组织体系、发挥组织功能、展现组织担当、凝聚组织力量,带动和促进全局发展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组织保证。
(作者:徐光华 河南省新乡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)